■万小英 手机配资股票
近日读书,看到唐宋期间两位被罢免的宰相,来到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州终老。一个是唐朝的常衮,一个是两宋的李纲。面对人生轨迹的骤变,他们会如何自处,如何应对?
常衮是唐朝人,72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。一直在京城做官的他,怎么会从西北来到东南呢?常衮27岁科举中状元,一路做官,49岁达到政治生涯顶峰,当上了唐朝宰相。他性情比较狷洁,不妄交游,也敢于直谏。他奏贬一位官员,触怒了皇帝,不仅被罢去相位,还让他与对方的职务对调,先为河南少尹,后又被贬为潮州刺史。后来,常衮的好友杨炎当上了宰相,才使得他的政治命运发生了转折,让他来到福州,担任福建观察使。这一年他52岁。
没有想到第二年,杨炎就被罢相且遭杀害。也因此,常衮失去了离开福州、重返京城的机会。55岁“积劳身故于任所”,病卒于福州任上。
被罢相,被贬谪,救顾自己的当权好友又遭横祸,任谁都无法坦然以对。常衮很痛苦,但最终决定“誓将没齿,效职南荒”,他找到了生命的支点,致力于兴教办学。
当时福建文教不振,从706年出现第一位进士,直到常衮任职此地,70多年都未再出过进士。常衮在这里最重视的一项工作就是抓教育。他大兴学校,营造向学上进的读书氛围;另外就是编识字歌。歌谣押韵顺口,通俗易懂,便于记忆,妇孺皆唱,是很好的启蒙途径。
福州有首传诵千年的民谣《月光光》:“月光光,照池塘,骑竹马,过洪塘。洪塘水深不得渡,娘子撑船来接郞。问郎长,问郎短,问郎此去何时返?”《闽都别记》记载是常衮所作,这种说法不大准确。《月光光》是当时流传在民间的歌谣,在词韵上可能不大雅正规范,常衮的贡献在于把民间口头文学作品,润色整理成文,并倡导民众唱歌识字。据说他编这种启蒙识字歌上百首。
《月光光》的民谣很多地方都有,广东、江西、广西,还有台湾,甚至东南亚的马来西亚、印尼等都有。但是它们出现的年代并不久远。福州的《月光光》有一千多年历史,有人认为它在流传过程中,随着背井离乡的华侨而传遍世界,各地根据当地的特点加工创作,仿制形成自己的《月光光》。
常衮让这首《月光光》非常耐人寻味。有点像童谣,又有情歌色彩,但又很有哲理。月光光,照池塘。月与水的映照是永恒的自然现象,让人感觉很美,也让人生出时间的无情之感。千年前月光照池塘,现在的夜晚,依然是月光照池塘,不会有什么改变。但是看似无情的时光里,有一件事很美好,那就是人是有情的。洪塘水深不得渡,娘子撑船来接郞——一片浓浓的感情。洪塘位于闽江下游,后来成为重要码头。
问郎长,问郎短,问郎此去何时返?帮你渡过,将你送到岸的时候,是不是你就走掉了,不再回来,不再回望想起呢?这不仅仅只是在说撑船渡江,也是在讲人生遇到的很多困难,有人帮助渡过后,你所采取的态度。所以,幼儿时,念诵着这首歌谣会觉得琅琅上口,开心过瘾;年岁长了,念诵着也会生出新的人生滋味,值得咀嚼回味。
常衮的兴学活动得到了继任者及闽人的响应,“由是俗一变”,考上进士的人数也逐渐增加,为宋代福建文化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。
李纲是两宋之际的名臣,历史上最突出的有两件事。一是北宋末年的东京保卫战。东京汴梁第一次被围,李纲主导守城,并且守住了。二是南宋之初(1127年)做过75天的宰相。他试图重整朝纲,可惜反对力量大,他被罢相,贬出京城。
李纲祖籍是福建邵武,后来迁居江苏无锡。罢相之后,李纲一度隐居福建。1131年,他携家人来到福州居住。从这一年到1140年,李纲一生的最后十年,除了中间两次短暂外任外,大部分时间在福州。
中国文人一向是“以儒治世,以佛修心”,入世儒家,出世佛家。宋代福州“城里三山千簇寺,夜间七塔万枝灯”,李纲先是寄居安国寺,后又移居天宁寺。由于天宁寺在烟台山的北坡,南风吹不到,因而酷暑难耐,“如坐甑中”。李纲第二年便在方丈室的东边,打开短墙,开一个通道到外面,使之“与山巅平”,开辟出一个通风清凉的处所来。这里青松千株,风度其间,因此命名为“松风堂”。他在这里写出过许多诗篇。
福州也称榕城,榕树多。李纲在这里写出名篇《榕木赋》,以新的角度阐释榕树精神。他说,榕树看起来是“无用”的,不好当柴烧,也打不成家具,但正因为不被人用,反而成就了它的叶茂枝繁,从而“垂一方之美荫,来万里之清风”,给行人在酷暑里撑起一片荫凉。由此李纲感叹:“处夫材与不材之间,殆未易议其优劣也。”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,树木尚且难说有用还是无用,何况人呢。他可能在自况,忠心为国却遭抛弃,但真的能说是“无用”吗?
这年冬天,李纲到雪峰山下泡温泉,留下《温泉》两首绝句。第一首很直白地称赞温泉:“玉池金屋浴兰芳,千古华清第一汤。何似此泉浇病叟,不妨更入荔枝乡。”福州有1700多年的温泉史,“温泉在城中,城在温泉中”,历史上很多文人对之赞不绝口;而且这里也是荔枝之乡。所以李纲诗中才说此地的温泉可与杨贵妃爱泡的华清池有的一比,且有杨贵妃爱吃的荔枝。
那个时候,李纲将疲惫的身心泡在一汪温泉中,该是纯粹的惬意,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幸福吧。
第二首绝句诗意更为深刻,流传更广。“温冷泉源各自流,天教施浴雪峰陬。众生尘垢何时尽,日月人间几度秋。”里面提到一个地名雪峰陬,陬是山脚的意思,雪峰陬就是雪峰山下。
福州雪峰山下,有千年古寺雪峰崇圣禅寺,创建于870年,开山祖师是唐代高僧义存禅师。雪峰寺素有“江南第一丛林”之称,是禅宗云门、法眼二派的发源地。李纲到雪峰山,肯定不只是泡温泉,更重要的可能是参禅拜佛,求取内心的清净。
“温冷泉源各自流,天教施浴雪峰陬”,看起来是说雪峰山下的汤院有温泉、冷泉,温泉种类多,但细细品味,大概也在说该如何看待人间冷暖。冷也好,温也好,天教施浴,老天就是要让我们来经历这些,这是众生在人间的生活。“众生尘垢何时尽,日月人间几度秋”,表面是说希望温泉洗去身体上的污垢,也从深层上表达众生何时才能除去尘世之垢,干净地在人间度日月春秋呢。
这个时候的李纲手机配资股票,经历过官场的大起大落,看过人世万象,对世间的尘垢体悟必然更深,他对众生带有深深的悲悯之情。